
【思政部游敏華報道】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和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會同人民網聯合推出職業院校師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系列課程。9月29日晚,撫州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組織教師與同學們共同觀看了“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的第三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本次課程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咨詢委主任委員顧海良、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生、重慶市南川隆化職業中學校思政課教師屈育霞分別講授,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生動講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闡釋與理解、從疫情防控成就看黨的領導優勢、從脫貧攻堅戰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等三個主題為中心,詳細講授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對教師深入開展思政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啟發。
思政部副主任邱海燕深有所悟:顧海良老師以“理論的創新和創新的理論”為標題,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闡釋進行了深入的講解。從歷史、理論和現實的結合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了深入闡述,為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深邃的理論精粹。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時,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愛國敬業、遵紀守法的意識,培養學生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
思政部教師譚露認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一個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同學們觀看本堂課的收獲良多,受益匪淺:通過本節課,我們重溫了新中國一路走來的艱難險阻和光輝歷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錚錚大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走出了一條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作為新一代青年人的我們,應當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傳承紅色基因,堅持歷史方向,學習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革命精神引領著我們前進,我們當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砥礪前行!